建筑加固工程是指对原有建筑受力结构功能发生变化、构件承载力不满足使用要求或需要提高耐久性等级时,通过建筑加固补强施工,使建筑物满足新的使用要求及安全性的工程。以下从建筑加固的原因、加固方法、加固流程、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介绍:
建筑加固的原因
材料强度不满足要求:如混凝土强度等级低、钢筋或钢板材质不达标等。
施工质量问题:如钢筋漏放、少放,搭接、锚固等不满足要求,节点构造措施处理不当等。
过度使用或功能改变:建筑的使用功能发生改变或增加,导致楼面荷载增加等。
设计使用年限到期:当建筑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在未达到使用年限前,经结构鉴定需要加固。
规范要求提高:如原有建筑物不能满足现有的规范要求,需要进行抗震加固等。
建筑加固的方法
文昌粘钢加固:将钢板采用高性能的环氧类粘接剂粘结于混凝土构件的表面,使钢板与混凝土形成统一的整体,利用钢板良好的抗拉强度达到增强构件承载能力及刚度的目的。
文昌碳纤维加固:使用碳纤维材料,通过环氧树脂等粘结剂粘贴在需要加固的结构上,形成新的复合体,从而增大结构的抗裂或抗剪能力,提高结构的强度、刚度、抗裂性和延伸性。
压力注浆加固:利用注浆设备将特定配比的注浆材料(通常为水泥浆、化学浆液等)通过钻孔或其他方式注入地基内部,并在一定压力下使浆液渗透、扩散、充填和挤密地基中的空隙和软弱层,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植钢筋补强:在现有混凝土结构中钻孔,并将钢筋插入孔内,通过注入高强度的粘结剂将钢筋与混凝土紧密粘结在一起,形成新的钢筋-混凝土复合体。
外包型钢加固: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表面包裹由型钢和钢板焊成的构架,通过约束原构件达到共同受力的加固方法。
预应力加固:采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或型钢撑杆对结构构件或整体进行加固的方法,通过预应力手段强迫后加部分(拉杆或撑杆)受力,改变原结构内力分布并降低原结构应力水平。
锚杆静压桩加固:将后种锚杆和静力压桩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施工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建筑加固的流程
原结构可靠性鉴定和抗震鉴定:对建筑的原结构进行房屋安全鉴定后出具结构鉴定报告。
加固方案选择:根据结构鉴定报告结论,结合该结构的具体特点及加固施工条件,并按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来择选。
加固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审查:进行施工图的设计和设计完成后的审图环节,检查设计是否合理有无优化可能以及设计是否安全可靠等。
建筑加固施工:按设计要求以及结构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严格按照相应工艺标准进行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损伤原结构构件。
竣工验收:按照标准《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规范》《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质量检验和工程验收。
建筑加固的重要性
提高建筑安全性能:加固改造可以提高建筑的抗震、抗风等安全性能,减少自然灾害对建筑的损害。
延长建筑使用寿命:通过对建筑结构的加固,可以修复或更新老化或损坏的部分,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固改造是城市更新和改造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
经济成本效益:相比新建建筑,加固改造旧建筑具有更低的成本。
缩短建设周期:新建工程建筑周期较长,而加固改造工程周期相对较短,能够实现迅速改造、迅速投产。
保留历史文化价值:对于一些古老的建筑,加固改造可以在保留其原有风貌和历史价值的同时,提升其安全性和稳定性。